太長不看:天文學家相信,把兩種物質解釋清楚,宇宙模型的“黑暗面”就簡化了。在宇宙構成中,已知的物質只佔總量的4%,其餘的96%在傳統上被分成兩部分:暗物質和暗能量。但一位天文物理學家說:“暗物質與暗能量或許只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。”
聖安德魯大學(University of St Andrews)的天文學家認為把兩種物質解釋清楚,宇宙模型的“黑暗面”就簡化了。
該學校天文物理學院的趙紅勝博士(Dr HongSheng Zhao)說,暗物質和暗能量這對概念之間的聯繫,比人們以前認為的更加緊密。
宇宙中已知的物質只佔總量的4%,其餘的96%在傳統上被分成兩部分:暗物質和暗能量。
作為英國天體物理學家和英國科學技術設施理事會的高級研究員,趙紅勝博士指出:“暗物質與暗能量或許只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。”
未來,隨著天文學家更多關於暗能量的微妙效應,我們同時也能揭開暗物質的迷霧。
暗物質首先由瑞士天文學家茲威基(Fritz Zwicky)於1933年觀察到,現在天文學家普遍認為宇宙和星系間是由大量不可見物質(即暗物質)的引力作用束縛住的。
趙博士指出:“如果我們承認暗物質和暗能量有相同的淵源,那麼在早在60年前暗能量就已經以暗物質的名字顯示過自身的存在了。”
在趙博士的模型中,暗物質和暗能量只是同一物質的不同表現形式,他稱之為“暗流體(dark fluid) ”。在星系尺度上,暗流體表現為物質;在整個宇宙尺度上,則表現為能量。重要的是,不同於其他類似研究,趙博士的模型將精確計算出暗能量和暗物質的比例為3:1,和其他宇宙學家預測相一致。
當前已經有很多實驗著手尋找質量如此巨大的暗物質粒子。歐洲核子研究委員會(CERN)的大型強子對撞機(LHC,位於日內瓦)是眾多的粒子加速器之一,或許能探測出暗物質粒子。
但是根據趙博士的說法,這些努力可能會付出東流。他說:“在宇宙簡化模型中,暗物質能量層次是如此之低,LHC無法探測到。”
“目前暗物質粒子的研究都集中在高能粒子上。然而,如果暗物質是暗能量的成對現象,LHC這樣的設備是探測不到的,但是天文學家在星系中卻可以一遍遍觀測到。”
然而,宇宙中可能根本就沒有暗物質粒子。有一種闡述認為這些“暗成分”是引力法則的修正而不是粒子或能量,趙博士的研究與之一致。
趙博士總結道:“不管暗物質和暗能量到底是什麼,這兩種現象之間可能都不是孤立的。”
背景
1687年,牛頓首先發現了萬有引力法則;1916年,愛因斯坦用廣義相對論將其改善,指出引力的速度就是光速。但是,愛因斯坦從沒確定過是否要在其方程中加入一個宇宙常量,這就是目前統稱的暗能量。
後來天文學家們追隨著茲威基的腳步,又發現了愛因斯坦的方程中還應該加入其它項,它們以不發光物質的形式出現,統稱為暗物質。目前除了輕中微子,暗物質和暗能量從未以實驗的形式被證實過。
趙博士和合作者的研究於2007年12月發表於《天體物理雜誌通訊》和《物理評論》上。
【文章參考】煎蛋網
【文章整理】 AICL